街景效果 ©MUDA慕达建筑
—— 卢昀 MUDA慕达建筑主持建筑师
‖ 项目背景
2022年,由MUDA慕达建筑设计的成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二期(农高创新中心)项目,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北林片区的成都农高园,紧邻四川农业大学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。农高园作为成都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,倡导生态经济,对于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。
街景动图©MUDA慕达建筑
‖ 设计理念
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中,如何塑造不同于传统玻璃盒子的新一代办公建筑,MUDA慕达建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。一方面以农高创新中心的“生态”和“农业”作为核心,希望通过“生态花园”的意向塑造舒适的高层办公环境,让使用者能够在景观视线,环境体验,公共空间等各方面享受生态绿色的办公环境。另一方面,MUDA慕达建筑希望打破传统办公建筑空间的封闭性和单一性,通过对空间的规划设计让整个建筑拥有街区化体验,从而实现公共空间中人与人的交流。
轴测分析图©MUDA慕达建筑
立面动图©MUDA慕达建筑
为了解决传统办公楼的痛点:每层甚至每间各自封闭,功能内容固化以及流线单一。在此次设计中,MUDA慕达建筑对整个空间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和重组,保证办公功能需求的同时,为每层都置入了各自的公共空间。人与人的相遇,视线的交流,公共空间活动,在这里都获得了发生的可能性。
人视动图©MUDA慕达建筑
‖ 建筑外观
建筑平面呈“回”字形,地上层数十四层,地下两层,形成了中空立方体的建筑体量。建筑垂直方向上,每两层为一个单元向上生长。通过每个单元的空中花园与中庭的空间联动,形成了交错的室内外空间节奏,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形体关系,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多元的空间体验和开放的交流环境。
‖ 建筑中庭与空中花园
为了创造更多人与人之间的链接,鼓励工作与休息的平衡,MUDA慕达建筑在建筑的每一层都置入了绿色公共区域——空中花园。通过引入空中花园,与内部的开放中庭连通,建筑整体的自然通风与采光效果得到了整体提升。建筑整体考虑了完整的垂直绿化,从地面一层向上延伸,空中花园的景观与中庭平台的“梯田”绿化形成自然连接,一直延续到屋顶花园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态系统。
基于建筑“生态农业”的定位属性,MUDA慕达建筑在中庭设计中将农作物作为绿植栽种,满足实验功能的同时,也营造了生态农业的整体氛围。每隔一层的曲线平台上的绿植,将自然景观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顶。从中央庭往上看,层层叠叠的平台曲线就像绿色的梯田。在增加视觉体验的同时,景观大平台也让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地提升。
每个空中花园两层通高,每层都提供各式景观设计和休憩区。MUDA慕达建筑将休闲座椅和景观植被,设计成灵活可变的模块系统,使其可以在不同的场景需求下进行重置,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进行休息、聚会、或者锻炼、冥想。空中花园从不同的角度取景城市景观,为使用者带来了城市与建筑互动的独特体验。
‖ 绿色技术
经过一系列的谈判过程和无数次的安全测量计算,MUDA慕达建筑通过重建空间布局和实施新技术,实现了一个共享、开放、智慧和绿色的工作环境,对使用者身体健康有增益的同时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使之更符合疫情时代后人们对办公环境的期许。
在技术层面,建筑玻璃幕墙根据节能计算结果进行了参数设定,以发挥保温隔热效果。立面上设计了白色金属百叶,实现遮阳效果,减小建筑能耗。同时,屋顶的光伏板为基础设施提供电能。屋顶花园和地面的景观的排水系统,在减少城市排水压力的同时,将过量的雨水导入地下储水系统,过滤后用于灌溉或清洁用水。
顶层总部办公©MUDA慕达建筑
顶层总部办公©MUDA慕达建筑
‖ 结语
MUDA慕达建筑打破了传统办公建筑的空间模式,在高层办公楼内引入生态化的共享空间,将自然景观、建筑与城市有效地交织在一起。植被丰富的空中花园,在建筑中建立起了一种空间节奏,使建筑立面呈现出独特的个性,丰富了城市街景,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体验舒适、生态自然的办公场所。
建筑街景©MUDA慕达建筑